阅读历史 |

第461节(3 / 3)

加入书签

见状,李失也与他向着西华门走去,准备返回都督府。

倒是郁新不过看了看二人,随后便返回了文华殿班值。

蒋贵有大将风采,不过这与他毫无关系,他现在的重心都在帮朱高煦梳理户部和天下财政上。

马上就要收夏粮了,越到这种时候,下面的牛鬼蛇神就会层出不穷的冒出来。

只有解决了他们,才能把下面的钱粮收到朝廷手中,所以他不能马虎。

所有人都在各司其职,唯有被在京官员调侃为“教习”的朱高煦却在一本正经的传道受业。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早在西周初年,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看法,意思是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课堂之上,朱高煦正在向四十七名学子讲述勾股定理的起源,以及勾股定理的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知识。

他讲课的速度很快,但是对于从千军万马中杀死的四十七名学子来说,他们并不难跟上。

他们不仅学的很快,还能再记下笔记的同时备注疑问,等到朱高煦讲解完后向他提问。

面对他们的提问,饶是有记忆力加持的朱高煦,也不免显得有些窘迫。

他对于除了地理以外的数理化并不算精通,所以在被问到只是盲点的时候,也只能以古人与今人皆不知,只能靠日后的他们来探究。

“叮叮叮——”

“教习慢走!”

当特殊的钟声作响,这也代表上午的课程宣告结束,朱高煦接受了学子们行礼,随后拿着课本走出了教室。

在走廊上,许多乙等学子都翘首以盼,因为朱高煦讲完上午的课程后,甲等四十七名学子将会将利用正午与下午的时间来为三百多名乙等学子讲课。

一名甲等学子需要为六七名乙等学子讲课,这样虽然有些耽误课程进度,但万事开头难,只要熬过了这第一批学子,大明的中学体系也将成功建立起来。

只需要十几年,小学到中学的知识就会在这块大地上宣传开来。

走下教学楼,朱高煦见到了一座教学楼前的高台,高台之上有着沙漏,并且也有简单的机械构造。

它利用储存的细沙,在抵达预设时辰时进行简单的打钟运动,是眼下太学的“时钟”。

这个时钟,是朱高煦带领学子们根据古籍手工制作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