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章(1 / 2)

加入书签

“杀人了!杀人了!”

喊完这两声,虞老夫人竟然两眼一翻,昏倒过去。

旁边的嬷嬷回神,大喊一声:“老夫人!”

一群人围了过去,虞三爷惊魂未定地看着虞安歌,口中有许多叱责虞安歌的话,但是在虞安歌冰冷的目光中,一个字儿也说不出来。

虞安歌收回手,一双漆黑的眸子紧紧盯着虞三爷:“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宛云在哪里。”

直到这个时候,虞三爷才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虽然虞安歌才十七岁,但整个虞府,没有一个人能压制住她。

就算是他那个驰骋沙场的大哥,也未必可以。

耳畔再次响起虞安歌的声音:“说!”

虞三爷身体猛然一颤,抖着声音道:“在京郊的南湖庄子里。”

我翻供!我现在就翻供!

宛云坐在马车里,身体随着颠簸的马车晃动,她双眼通红,神色惶惶,把旁边的嬷嬷视作救命稻草。

宛云牵着孟嬷嬷的衣袖道:“孟嬷嬷,我娘亲到底怎么样了,你快跟我说呀。”

孟嬷嬷面露凄楚,眼神躲闪道:“小姐,奴婢也不知道,或许等您看到她就知道了。”

宛云像是听到了什么噩耗,用帕子捂住脸,痛哭起来。

这段时间虞府的变故,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瞒着她,她知之甚少,母亲不在,她一个人守在院子里担惊受怕。

直到今天,孟嬷嬷才告诉她,原来那天她娘亲离开,是一纸诉状,将她爹爹告上了大堂。

现在她爹爹虞迎入狱,娘亲因为妻告夫,被重打三十大板,如今命垂一线,就想着在临死之前再见她一面。

孟嬷嬷还说,她花钱买通了牢里的关系,能短暂地让她跟娘亲见最后一面。

虞宛云谨记向怡的话,府上除了大哥哥谁都不能相信,可是今天大哥哥不在家,院子里还有人监视着她,她没有找到机会,去大哥哥院子里找雁帛。

一边是娘亲的嘱咐,一边是娘亲濒死,想要见她最后一面的消息,宛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孟嬷嬷是她的奶娘,跟在她身边多年,忠心耿耿,焦急之下,宛云还是因为过于担心娘亲,从而相信了孟嬷嬷。

孟嬷嬷说去见娘亲是件不能被别人知道的事情,要悄悄带她离开,于是宛云就跟着孟嬷嬷,避着人从小门走了。

随着马车越走越远,宛云终于察觉出不对劲儿来,她趁孟嬷嬷不注意,小心翼翼地掀开车窗的帘子,看到外面一片森森的树林,不由变了脸色:“嬷嬷,这是哪里?我们不是去见娘亲吗?这是去见娘亲的路吗?”

孟嬷嬷道:“这个就是去见夫人的路,您别急。”

就算宛云再迟钝,也反应过来不对劲儿了:“娘亲不是在京兆府的牢狱吗?这条路明显不是去京兆府的路。”

孟嬷嬷不说话了。

宛云急得满头大汗,推着嬷嬷道:“嬷嬷!你跟我说实话!你要把我带到哪儿去?”

孟嬷嬷安抚她道:“小姐放心,您不会有危险的。”

宛云再也不敢相信孟嬷嬷了,连忙往外冲:“让我出去!我要回家,救命!”

但宛云毕竟是个才十五岁的闺阁小姐,力气自然比不过孟嬷嬷,轻易就被孟嬷嬷抓了回去。

宛云满脸是泪:“嬷嬷你为什么要骗我!”

孟嬷嬷一脸苦涩道:“小姐,三爷以奴婢的儿子为要挟,让奴婢悄悄将您骗出去,小姐放心,您出事了对三爷没好处的。”

不惊动旁人,悄悄带宛云出去,是虞三爷担心他以侄女儿威胁嫂子撤案,万一泄露风声,对他名声不好。

宛云一听到虞三爷,就吓得瑟瑟发抖起来,感受到马车越行越远,宛云不禁嚎啕大哭起来:“嬷嬷,我和娘亲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这样害我们!”

孟嬷嬷自知对不起这对母女,只能低着头,一脸歉疚。

这一路上不管宛云怎么哭闹,都无法从马车上下来。

马车一路行到南湖庄子,孟嬷嬷钳制着宛云,将她从马车上拖了下去,跟庄子上的人交接过后,宛云便被五花大绑,口中塞着布团,关在了厢房里。

与此同时,被关在牢狱里的向怡被牢头唤醒。

虞迎的案子一日结不了,向怡就一日出不去,被关在牢里,她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

只能从几个狱卒的口中,零零散散知道事情是往好的一面发展。

比如圣上钦点虞安和负责此案,比如跟虞迎有关的官吏大多被抓去审问,比如圣上下旨,再不许恒亲王娶妃如此种种,让向怡身在狱中,还是有所宽慰。

向怡身上的伤还未养好,只能趴在草垛子上,牢头招手让她靠近,向怡便只能匍匐在地,一点点爬过去。

到了跟前,牢头从怀中掏出一个金锁,低声道:“向怡,你女儿虞宛云在三爷手里,若你不想她出事,就赶快翻供,说你只是一时跟二爷闹脾气。之前说的话都是污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