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1 / 2)

加入书签

雁帛知道虞安歌最近在为江南私盐泛滥的事忧虑,不敢耽搁,连忙回到院子里,把细盐呈了上去。

虞安歌做事谨慎,向怡有软肋,调查私盐一事根本没有透漏给向怡,看到这些私盐,虞安歌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江南私盐泛滥,利益巨大,向家作为靠丝绸发家的江南第一首富,产业受到冲击,没理由不想着掺和一脚。

虞安歌眼睛一亮,或许她找到破解江南局势的法子了,就是不知道向怡的想法。

虞安歌道:“悄悄告诉我二婶,让她往当铺走一趟,我有事跟她相商。”

最近虞二爷忙着凑钱,虞老夫人手中的金佛到底没有留住,典当了出去,向怡也被虞二爷催促着去各个铺子收钱。

向怡找了个机会,低调地来到当铺,上楼见了虞安歌。

向怡走进门,就看到了桌子上摆着的细盐,便问道:“安和,你这么着急唤我来,是发生了什么吗?”

虞安歌瞧着心情颇为不错:“婶婶,向家是否想要涉足私盐生意?”

向怡脸色变了变:“安和,在大殷朝贩卖私盐,可是要获刑流放的,向家有正经生意,不会涉足私盐。”

虞安歌抓出一撮盐放进自己嘴里:“婶婶,这么好的盐,若只能在暗地里流通,就太可惜了。”

向怡道:“我听不大懂。”

虞安歌没有解释,她脸上露出一抹笑:“婶婶,你的好日子就要到了,向家的好日子也要到了。”

足以助大皇子登临大宝

方内侍低着头,把手中的账本交到大皇子手里:“大皇子,这是这一季度,江南那边的获利。”

大皇子仰卧在软榻上,一头墨发披散,垂落在地,瞧着妖异魅惑。

他伸出手,把账本翻开,看了几眼,便放回了方内侍手里,他漫不经心道:“往宫里送五万两白银,你亲自去送。”

崔皇后虽然出身不显,但胜在贤良恭谨,执掌凤印多年,后宫一直没出什么岔子,这一点颇得圣上敬重。

大皇子的母亲周贵妃,虽然圣眷优渥,但被崔皇后压着,难免落得一个骄纵之名。

这么多年以来,周贵妃数次想要染指治理后宫的权利,都被圣上不着痕迹地驳了回去。

没有明面上的凤权,周贵妃便要里子的威信,所以后宫之中,重华宫的赏赐是最多的,所有宫人,都喜欢给周贵妃做事。

所以大皇子手头有钱,便会给周贵妃送去不少。

这是寻常事,方内侍应该应下的,但他苦着一张脸道:“大皇子,奴才可不敢往重华宫去了。”

大皇子乜乜着眼睛:“狗奴才,重华宫怎么你了?”

方内侍道:“奴才每每去重华宫,周贵妃总要逼问奴才,可给你主子安排暖床婢了么?可催促你主子相看贵女了么?”

大皇子眼中浮现出笑意:“你怎么答的?”

方内侍脸上的苦意更浓:“奴才还能怎么答?自然是实话实说。大皇子您不往后院儿去,贵妃娘娘就要敲打奴才了,是不是你安排的暖床婢不够可心,是不是你没把本宫交代的话放在心上,是不是你这狗奴才阳奉阴违?”

大皇子后院里不是没有女人,但大皇子对男女之事似乎有些寡淡,不怎么往后院去,好不容易去了,也要在事后送上一碗避子汤。

周贵妃急着抱孙子,自然一催再催,压力给到方内侍头上,方内侍在两个主子之间艰难应对。

大皇子喜欢看皮影戏,身边的方内侍跟在他身边,听得久了,耳濡目染,学周贵妃说起话,那叫一个活灵活现。

大皇子被他的神情逗乐了,不觉得烦,反而闭上眼睛,悠哉道:“正妃未进门,不着急。”

大皇子虽然是圣上的长子,但吃够了非嫡出的亏,哪怕崔皇后和二皇子不得圣宠,在礼法上,他和周贵妃总要矮一截。

所以大皇子打定主意,他的长子,必须为嫡妻所生。

方内侍道:“贵妃娘娘急着抱孙子呢,自然盼着您早日娶正妃,可您眼界儿也太高了些。”

大皇子是在锦绣堆里长大的皇子,真金白银堆砌出来的血骨,眼界自然不是一般的高。

他是备受圣上宠爱的长子,外祖家也是一等一的勋贵,压根不需要靠联姻助力。

盛京适龄的贵女被他挑了个遍,他也没遇见顺眼的,所以一拖拖到现在,没个着落。

大皇子没说话,方内侍继续嘟囔道:“也不知道奴才以后的女主子,究竟要多尊贵,多国色天香,才能入您的眼呢。”

大皇子轻笑一声:“尊贵?国色天香?”

大皇子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身影,竟还是秋狩时,虞公子策马扬鞭追逐南川王的身影。

他眯了一下眼,狭长的眸子愈发妖异。

放眼大殷朝,唯一能被他放在眼里的,或许只有神威大将军之女虞安歌,毕竟神威大将军兵权在握,是他手中所欠缺的。

可也正是因为神威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