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民间疾苦(1 / 3)

加入书签

离开新安米店, 刚刚夜幕降临, 细雨蒙蒙中, 马车慢悠悠穿行于安州城的大街小巷。

因米店伙计提起了沔州的灾民, 萧可便留意起来, 一路撩着马车帘子观望,果然桥下、廊檐下、沿河堤两岸挤了不少的灾民, 他们携儿带女, 衣衫褴褛,声声悲咽, 让人不忍直视, 何况夜空又飘起了雨。看来权长史不在,这些涌入安州城的灾民便无人问津了, 剩下的那些官府老爷们怕是还装作看不见。

马车还未驶到王府正门, 就听见前面吵吵嚷嚷闹成一片, 只听张瑞扬着那尖锐的嗓子正在大呼小叫, “瞎了你们的狗眼,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地儿是你们能来的吗?还不给我赶走了!安州这些个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弄这么些个腌臜,把我们府的地儿都弄脏了。”

萧可一下马车, 就看见张瑞带着王府的侍卫们正在驱赶那些灾民, 妇人哭、孩子叫, 弄得乱糟糟一团。

“你们这是干什么?”

王妃到此, 王府侍卫终于停了手, 一齐跪了下去。

张瑞向萧可施了一礼, 颠颠上前道:“您看看这成了什么样子,安州的官员真的胆大包天,竟把这些个肮脏不堪的灾民放入了城里,一个个臭气熏天的,把我们府门口儿都弄脏了。”

“闭嘴。”萧可斥责一声,这个张瑞着实可恶,灾民们饥寒交迫看不见,却嫌他们弄脏了地儿。抬眼望去,灾民莫约有三、四十人,一个个瑟瑟缩缩,惊魂未定,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孩童,更有尚在襁褓的婴儿,如此凄惨景象,张瑞竟然忍心将他们撵走,转身吩咐道:“这雨越来越密了,你没看见这里还有孩子呢!先给他们寻个地方落脚,再送些粥饼过去。”

听闻此言,灾民们纷纷跪倒,千恩万谢中夹杂着哭泣之音,一路奔波,今晚终于有了栖息之地,有了一口热饭吃。

张瑞瞪着惊讶的眼睛,来回再扫了扫那群灾民,这回王妃又发了善心,只是这差事难办,上前道:“王妃,这么多人,哪里去寻住的地方呀!现在安州城来了好些个这样的人,连破庙里都没地儿下脚儿了,这……这……。”

他就生怕王妃一声令下,让这些肮脏人住到王府里去。

萧可瞅着张瑞,别不是在搪塞自己,安州城这么大,就没有落脚之地了,抬手指了指王府外的一片空地,搭起帐篷也能容纳千百号的人。

“就这里吧!挺开阔的,找些人把帐篷搭起来。”

“这儿!”张瑞惊得舌头都要掉出来,王府外搭帐篷收留灾民,闻所未闻,“这可不成啊!殿下回来,老奴如何交待?”

萧可盯着张瑞,质问道:“这些灾民是不是大唐的百姓?是不是大都督府治下的百姓?难道殿下回来,还会把他们撵出安州不成?”

张瑞被问的张口结舌,王妃说得当然有理,耷拉着脑袋,再不敢多言,乖乖办自己的差事去了。

记挂着府外的灾民,萧可再不能睡安生,天不亮便起身,亲自去视察张瑞的差事办得怎么样了!这个人一向见拜高踩低、见风使舵,能好生对待那些灾民?出府门一瞧,张瑞办得还不错,帐篷也搭起来了,粥也熬好分发下去了,只是灾民的数量,足足比昨晚多出好几倍。

“哎哟!王妃,您看他们是越来越多了,这帐篷不够了,米粮也得去城外运。”一见萧可,张瑞赶紧过来诉苦,王妃原是好心不要紧,这伙子饥民全围在王府外头了,成何体统。

萧可盘算了一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灾民全围在王府外头,知道是救济扶助,不知道的指不定有什么闲言碎语传出去。可看着那些灾民,携儿带女,一个个面呈菜色,怕是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吩咐张瑞道:“现下也只能这样了,你先在这里维持着,我再想别的法子,再从府里拨出几个大夫,若有生病的,先斟酌着用药。”

张瑞还想着回别的事儿,怎奈王妃吩咐了备车,他想谏一谏也谏不成了。

萧可直奔新安米店,嘱咐贾掌柜他们先放下店里的生意,让伙计们去库房搬运囤积的粮食,在南市外架锅磊灶,好让灾民们有碗热粥喝,好过一味的都围在王府外头。

正当新安米店忙得不可开交之际,从门外来了一人,莫约三十来岁的年纪,白净皮面,一身青衫,风度翩翩的,只是看起来不像是买米的,一味在店里来回巡视。

阿婉定晴一瞅,原来是替她姐姐伸冤的严法曹大驾光临,当即跪倒在地,叩谢恩公。

“快起来,这又不是在公堂之上!”严法曹忙扶起阿婉,见店中之人来来回回的忙个不停,就知道今天来的不是时候,这里曾是案发现场,还想着寻找些蛛丝马迹。“阿婉姑娘,你的表姐呢?我有几句话想问她。”

“她在南市的牌坊的那儿!”阿婉恭敬的回答道:“这不是安州城来了好多的饥民,她就吩咐我们把店里的粮食拿出去熬粥,好让那些饥民有口热饭吃。”

严法曹不禁点头赞叹,随阿婉去了南市的牌坊那里,心想着自己堂堂一州法曹,还不如一介女子有此善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