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王妃(1 / 2)
白兆山位于安州城的西北,层岚迭翠,岩壑幽深,林木繁茂,山上的林木多为松柏,甘泉长流,水碧林翠,风景旖旎,历代人墨客多在崖壁上题刻诗句,用来称赞此处山水风光之美。
桃花岩畔有溪水途经,树掩藤蔓,苍翠欲滴,闲情雅致之士为追求朴野情趣,多在此地修建草堂居住,山岚飘渺间,大有‘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韵味。
在人间仙境待了大半个月,说是来此修仙也不为过,当仙境慢慢变成寂静,萧可再也耐不住性子,思来想去,还是适宜住在热热闹闹的安州城,更何况有许多天不曾去过新安米铺了,也不知那里的生意怎么样?贾掌柜撑不撑得住?还有谢阿婉家的案子一直悬而未决。
一大早儿起来尽琢磨这些,火也没生,粥也没熬,总归是山林里的草堂,纵使有钱也没地方买吃食去。李恪揉着肚子出来,饿得前心贴后背,厨房里是冷锅冷灶,那位仍坐在院子里发呆。
“你怎么不做饭?”推了推她,却是无动于衷。
“我们都是有手有脚的人,怎么就该我给你做饭。”萧可本就心情不好,借机抢白一通,“都是你的馊主意,好端端的来这个地方,修仙呀!整天不是粥就是鱼,吃都吃腻了,你说权长史一定会就犯,到现在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自己一肚子苦水没处诉,她倒先抱怨上了,原打算权万纪铁定会找上门来谈条件,谁知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如今进退两难,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难道是权长史来了,他终于沉不住气了。李恪兴冲冲地去开门,来者却不是权长史,是宋哲远与唐璿,一个参军,一个典签,两人均是面带焦急之色。
一见到李恪,两人也松了一口气,宋哲远上前一步道:“可找到您了,赶紧回去吧!内侍总管陈福顺前来传旨。”
李恪万万没想到,打小跟在他父亲身边,看着他们兄弟长大的陈福顺竟然来到安州,果真是喜事从天降,耶耶应允了立宣儿为王妃?或者又是权长史的计谋,使了宋哲远、唐璿来骗自己回去?不管是哪样吧!反正是要回去的,吩咐他们稍等,领了萧可同行,好在把飞羽、踏燕带在身边,回到安州城的王府也很容易。
一进王府的大门,才知道宋哲远所言非虚,陈福顺就在花荫下乘凉,穿着内侍总管的服色,挽着云展,一如的和蔼可亲,身边相陪的自然是安州长史权万纪。
“您如何来到安州,难怪今日府里蓬荜生辉。”对于陈福顺,李恪一点儿也陌生,自小便被他抱在怀里长大的。
“老奴是来给殿下道喜的。”虽为内侍总管,天子身边的近侍,陈福顺依然谦恭谨慎,尤其见到这些从小看着长大的皇子们,心里格外亲切,“多日不见,殿下清瘦了几分,安州比不得京城,殿下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免得陛下、娘娘挂心才是!这位,就是王妃吧?”
陈福顺是聪明剔透之人,一眼认定随李恪一起进门的女子就是即将被册封的王妃,果然的好气度,明眸善睐,观之可亲,虽是布裙荆钗,却也不落凡俗。
果然是来册封宣儿的,李恪乐立时得合不上嘴,“您真是来传旨的?怎么耶耶不声不响的就册封了宣儿,倒像故意给我惊喜似的。”
“多日不见,殿下还是一团孩子气,依着老奴看,我们还是先办正事儿吧!”陈福顺徐徐转身,从小内侍那里捧过天子的诏令与权万纪,一转和蔼可亲之态,变得庄重严肃起来,“请权傅宣旨。”
权万纪极不情愿道:“萧氏接旨。”
冷不丁来了一道旨意,萧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好在李恪推了推她,示意让她跪下。
“惟尔吴王府孺人萧氏,性识柔明,言容婉嫕,诞承华绪,光袭懿风。观《诗》著范,蹈《礼》成规。断织捐金,道姆师之雅训;采苹铭菊,遵女史之明规。谨环珮之节,珊有其章;励蘩藻之诚,恭而式序。特遣使持节册命尔为大唐吴国王妃,尔其无违藩守,务於和理……。”
萧可低垂着头,听着权万纪那字正腔圆的语调,完全不知道他在念什么!这就是王妃了吗?就这么简单,轻飘飘的一道圣旨下来,就是王妃了,正一品的大唐吴国王妃。
传过了圣旨,陈福顺忙将萧可扶起,又令小内侍内把花钗礼服,金册宝玺一一捧来给新册立的王妃过目,还顺便捎来了萧府的家书及陛下、娘娘的口谕,说是等她回到京城再补行册封大典。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萧可有些手足无措了,幸有李恪替她待人接物,眼看日近午时,命张瑞立刻设宴为远道而来之人接风洗尘,陈福顺连忙推辞,说是要回乡探亲,不能耽搁路程。李恪细细一想,原来他的家乡正是安州辖下的孝感县,便令宋哲远一路相随陪同。
送走了陈福顺一行,萧可把花钗礼服穿戴了起来,先不说里三层、外三层的繁复礼服,光是那沉甸甸的九树花钗她就受不了,如同一只千斤大鼎压在头上,弄得她头昏脑胀。
总管张瑞倒是个伶俐人,不等主人吩咐,便传令府中张灯结彩,大摆宴席,
↑返回顶部↑